砍杀柯基威胁妻子?让更多家暴受害者走出“隐秘的角落”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时间:  2023-05-30 10:38:49


(资料图)

原标题:砍杀柯基威胁妻子?让更多家暴受害者走出“隐秘的角落”

近日,一则“男子砍杀柯基威胁妻子”的帖子热传网络。血腥的画面,冲击人伦的内容,一下子将家暴话题再次拱上热搜。目前,当地公安、妇联等多个部门已经介入,将就家暴情况是否属实等进行调查。

事件真相终将大白,但不管调查结果如何,家暴话题都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些年,从百万粉丝网红拉姆被前夫泼汽油烧死,到西安男童被生母长期殴打虐待,再到女公务员对年迈母亲拳脚相向……家暴事件一次次挑动社会敏感神经。而且,从媒体梳理来看,家暴现象并非个案,也不限于特定人群、性别、地域,早已超越单纯家务事的范畴,而是彻头彻尾的违法行为。

《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纠纷一旦因暴力因素发生质变,就会触发社会介入机制,相关人士可寻求法律撑腰,让施暴者付出相应代价。但就现实而言,依法维权并不容易。回顾这些年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相当多的家暴受害者都选择了长期沉默隐忍,或是寻求相关部门介入后依然逃不开“黑手”。这里头,固然有当事人复杂的主观因素,却也反映出一个维权门槛的问题。出于法治的严谨性,现行的家暴认定中,需要有效认定存在连续性的伤害行为,并将间接证据形成证据链才能为法院认可。而不少家暴受害者不知或未能留存证据、鉴定伤情,取证的困难,导致很多家暴行为没有被及时立案。有时候相关部门介入,也或批评几句,或好言劝和。这些问题不破解,就难以对施暴者形成震慑,还可能因为没有实质性“制暴”,让部分受害者产生“习得性无助”。

家暴话题每每触犯众怒,折射出全社会对其“零容忍”的态度。遏制“疯狂的拳头”,让更多受害者走出“隐秘的角落”,关键是得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维权机制,不能仅靠当事人“小作文”曝光。其中,公安等执法主体,往往是受害者寻求帮助的第一对象,一定要转变思维定势,切莫以“清官难断家务事”“床头打架床尾和”等说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应及时为受害者提供救助,降低受害者的维权门槛。在此基础上,后续保护也要配齐,比如防止举报者被报复,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帮助受害者彻底脱离原来的家庭环境,等等。

家暴不是家丑,而是对权益的伤害,对文明社会底线的冲击。在这个问题上,广大受害者也要扭转观念,及时留存相关证据,主动寻求法律帮助。当侵害行为一一受到法律制裁,暴虐黑手自然不敢妄为。(雨馨)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