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计在于春。
目前,正是“中国夏季草莓之乡”——会泽县待补镇广大草莓种植户最忙的时候,走进待补镇戛里村、野马村草莓基地,工人们整地、理墒、铺管、架棚、覆膜、栽苗、除草、修叶、护苗,各项草莓种植管护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一派繁忙景象,为草莓夏季提前上市做好准备。
【资料图】
种好成一半,源远才流长。
“草莓是须根作物,栽的时候必须断根,然后‘浅不露根、深不埋心’栽种,行距要合理,在25公分左右为宜。”戛里村大坪子草莓基地负责人李万平指导工人移栽草莓苗时不断提醒大家。
今年是李万平种植草莓的第七个年头。他介绍,之前他在昆明务工,后来回老家种了70多亩草莓,效益不错,今年,他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大坪子流转100亩土地种植草莓。
李万平盘算着,现在每亩草莓投资2.5万元左右,行情好的话,第二年基本可以收回成本,到第三年就盈利了,第四年、第五年,更赚钱。
戛里村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国道213线穿境而过,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10.1℃,年降水量1650毫米,是种植夏季草莓的绝佳之地。
“我们村原来就有草莓基地700多亩,今年又新增了1000亩左右,都是老板来流转土地种植的。”戛里村党总支书记李云忠说。
闲置荒地变良田,低效旱地成沃野。
2022年,戛里村争取坡改梯项目,在小雪山、大坪子一带,实施了800亩坡改梯工程,水、电、路等配套设施都很完善,直达地里,既盘活了土地,又发展了产业,还增加了山区群众收入。
野马村万亩草莓基地,防寒膜已全部清除,幼小的草莓苗正沐浴在春光里茁壮成长。
“中耕锄草要浅,以免伤到草莓根,要防止土块压着苗心。修剪时必须剪除干枯叶、老叶和病叶,以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草莓基地技术员吴石稳给工人们讲解管护事项时这样说。
群众在草莓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会泽县马路乡群众赵金芝,在亲戚的介绍下来到野马村草莓基地务工,负责锄草、修叶等工作。她说:“在基地务工,10元每小时,每天我能挣100多元钱,对这份工作,我很满意。”
近年来,待补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群众主体”的思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夏季草莓产业。目前,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草莓9万吨,年产值11亿元,产品远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出口到东南亚国家。
2022年9月,中国夏季草莓(水果)交易中心在待补镇建成投入营运,每天交易新鲜草莓200余吨。
如今,会泽县已在待补、驾车、上村、新街等多个乡镇发展草莓种植业,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草莓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25亿元。
标签: